2024年长春大学公开招聘博士高层次人才方案

  • 单位性质:未知
  • 单位行业:未知
  • 单位规模:--请选择--
  • 工作城市:
  • 发布日期:2024-09-13 10:30
  • 浏览次数:345

公告详情

一、学校简介

图片


长春大学1949年建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大学。
长春大学现有20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培育学科。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现有国家大豆深加工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残障人士智能康复与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机能增强重点实验室等1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31所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梁赞国立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现有教职工136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9497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310人。
长春大学是亚洲第一所专门招收视障、听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是“团风”精神的发源地,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主席单位。
因工作需要,拟在人员控制总量内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高层次人才50名。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吉林省人才发展条例》《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关于全面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全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2024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规定,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01-




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学历要求:青年卓越人才年、青年骨干、青年教师要求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6.年龄要求:青年卓越人才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青年骨干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要求40周岁以下。

7.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认证书等资格认定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02-




引进人才层次和类别


特聘教授第一层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能组织和带领创新团队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与攻关的杰出学术人才,能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

特聘教授第二层次: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在创新研究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学术人才,能发挥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作用。

特聘教授第三层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能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术骨干。

特聘教授第四层次: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能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的骨干教师。

青年卓越人才:青年卓越人才为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和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年龄要求40周岁以下。

青年人才:青年人才特指引进人才,分为青年骨干和青年教师。青年骨干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要求40周岁以下。








-03-




招聘博士人才岗位条件及联系方式


图片





-04-




引进人才门槛条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明:
1. 学术论文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
1.1 A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收录来源期刊(简称CSSCI来源期刊)中各学科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不含入选十本以下的学科及高校综合性学报类)上的论文;SSCI一区论文。
1.2 B类:各学科(含类别)CS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位列前20%的期刊(按发表年度并四舍五入计算)上的论文;SSCI二区论文;A&HCI论文;《新华文摘》主体转载论文。
1.3 C类:各学科(含类别)CS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位居20%—50%的期刊(按发表年度并四舍五入计算)上的论文;SSCI三区、四区论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不少于3000字的理论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主体转载的论文。
1.4 D类:各学科(含类别)CSSCI来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位列后50%的期刊(按发表年度并四舍五入计算)上的论文;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主体转载、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被《新华文摘》观点摘编的论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核心期刊中的非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报》不少于3000字的理论文章;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论文。
2. SCI 一、二、三、四区论文分别认定为A、B、C、D类论文,SCI论文的分区按照当年适用的中国科学院JCR期刊大类分区。
3. 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著作认定为2篇D类论文,且仅限1本。
4. 有重要影响的创作类成果认定为2篇D类论文,且仅限1项。
5. 关于智库类成果:A、B、C、D等级的智库类成果分别认定为A、B、C、D类论文,且仅限1项。
5.1 A类:有完整、系统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且被党或国家领导人做出肯定性、有意义的批示,并有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进政府决策的证明。
5.2 B类: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或《教育部简报(大学智库专刊)》所采用的成果。
5.3 C类:有完整、系统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且被省部级领导做出肯定性、有意义的批示,并有被省及以上有关部门采纳进政府决策的证明。
5.4 D类:有完整、系统的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且被市政府(省厅)主要领导做出肯定性、有意义的批示,并有被省或市及以上有关部门采纳进政府决策的证明。
6. 学术著作、创作类成果及智库类成果折算论文仅限其中一项。
7. 作为首位人员是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如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为师生关系,通讯作者等同于第一作者。凡出现“共同一作”类情形,若属校际合作且长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按第一作者核计,其他共同第一作者按共同第一作者总人数平均核计。
8. 1篇A类论文按照2篇B类论文核计,1篇B类论文按照2篇D类论文核计,以上折算方式仅单向从上向下折算,不反向折算。
9. 科研项目须为有资项目。
10. 论文、项目或奖励达到高层次条件,自然视为满足低层次同类条件。
11. 凡未做特别说明的,本办法仅核计长春大学为第一单位的成果;凡涉及人员位次未做说明的,指负责人或成果首位完成人。
12. 项目分类标准如下:
12.1 国家级
12.1.1 A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
12.1.2 B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等。
12.1.3 C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政府间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
12.2 省部级
12.2.1 A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重点),中央各部委(局)设立的重点科研项目(有资)等。
12.2.2 B类:吉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项目、全国古籍整理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央其他各部(局)设立的科研项目(含政府招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
13. 如出现条件中未出现的科研业绩,按同等级别界定。无法界定业绩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




-05-




引进人才待遇


图片





-06-




报名和资格审查


(一)报名全年有效

2024年5月8日——2024年12月31日

(二)报名方式

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请将:①攀登计划2.0申报表(特聘教授/青年卓越人才或青年人才);②申请者个人简历、身份证、职称证、(本、硕、博)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电子学籍学历证明等;③论文原文、论文发表当年(中科院大类分区表升级版年份需显示论文发表年份)的检索报告原件、文科需要论文发表期刊整册、担任博士生导师资质证明、其他支撑材料和证明材料等发送至学院邮箱,邮件主题请按如下格式:应聘岗位名称-姓名-博士毕业院校-专业-联系电话。

(三)资格审查

由学院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初步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反馈至本人,未收到反馈信息的,请及时联系学院。学院将审核结果上报学校确定引进意向,最后由学校研究决定是否同意引进。

(四)信息发布

招聘信息在长春大学人事处网站公布

(https://cdrsc.ccu.edu.cn/),

具体报名要求以人事处发布的招聘公告为准。







-07-




政策咨询


本方案由长春大学人事处负责解释。

联系人:赵老师、李老师、申老师、丁老师

联系电话:

0431-85250108、

0431-82533216、

0431-85250106、

0431-85250109

联系邮箱:

rczp@ccu.edu.cn



温馨提示

请毕业生同学警惕虚假信息,如遇要求汇款的情况要与用人单位核实是否真实,遇到让你填写太多个人隐私信息的网页要慎重,遇到长时间招聘的信息要确认是否还有效,如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各院系辅导员。


来源:中国音乐学院就业创业